江南JN【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内容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
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陆钟骁,日建设计(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1994年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硕士毕业后入职日建设计,常年奔忙于中日两地,带领日建团队赢得了众多中国大型项目的竞标。主要作品包括上海中银大厦(2000年)、上海花旗大厦(2005年)、上海绿地缤纷城(2017年)、苏州中心(2017年)等优秀建筑,并多次荣获WAF、MIPIM Asia等建筑大奖。近年来,在日本和中国主持参与了多个包含超高层在内的以车站为中心的大规模TOD项目。日本一级建筑师、日本建筑学会会员。著有《环境建筑的前沿》(2009年)、《站城一体开发Ⅱ TOD46的魅力》(2019年) 。
1999年,日建设计进入上海,那时陆家嘴刚刚启动,我们搬入了自己设计的中银大厦,至今已有25年。选择迁址徐汇滨江其实和上海的城市更新浪潮有一定关系。
企业在变化,城市的环境同样也在变化。虽然陆家嘴至今仍保留着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在文化、生态以及时尚等领域里,我们需要一些新的灵感和刺激。这要求一个更加开放的办公空间,于是我们开始在上海寻找带有室外空间的、能够引领下一个时代的新潮场所。日建设计和西岸集团合作进行了上海西岸传媒港的城市设计以及部分地上的开发,因此我们着眼于此,在西岸找到了一处带有露台、能够进行室内外互动的场所。这是我们选择搬家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与日建的经营理念有关。日建设计以创造社会和环境最先端的设计为一贯主线,其中对于公共性的思考是其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对于我们这类设计企业而言,需要社会实践平台,西岸传媒港可能是最适合我们的环境。
在找到搬迁地点后,我们制定了几个课题:未来办公是怎样的?员工偏好怎样的工作空间?我们在这里可以做怎样的社会实践?经过一系列的课题讨论,最终我们确定了“作为风景的办公空间”这个设计理念——“作为风景”是指让枯燥无味的办公职场生意盎然,让人们感觉像在庭院、园林里办公,在欣赏风景、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寻找到自我,同时还希望在这里工作的人也能作为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与被看的关系、员工在职场中的行为、设计的活动共同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个主题是贯穿日建设计上海办公室的职场理念之一。
再者,我们试图通过多元空间的魅力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我们导入了一些小型空间装置,比如入口的植物墙,将水培植物和书架结合在一起;内部开发的竹条架构,用流通的木材能够以最快、最简洁的方式搭出一个小木屋;高低有落差的道场或拳击场所,使人们在这里讨论设计时,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挑战思路。除此以外,我们还为员工提供休闲的茶室、小阁楼等各种小型空间。一系列场所促使跨部门的交流发生,从而迸发新的创意火花。
除了办公功能以外,这里还可以满足不同的环境需求。日建设计非常欢迎相关的合作伙伴聚集到这里共同探讨行业的未来,也欢迎员工携家属前来参观工作环境。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设想了很多关于交流场景的可能性,有跨部门的、跨企业的,甚至于和家庭、朋友聚会相关的。对于办公空间而言,最重要的是公共和私密的区分。怎么在保证工作保密性的同时,又能使之作为一道风景、一个庭院开放出来?我们通过柔性的、模糊边界的设计来划分区域,将铺地毯的区域划分为客人可以走的地方,而金属表面部分是员工的工区,同时通过家具的灵活设置以及绿植的灵活切换,实现了将公共区域和私密性区域的切割,保证了各种活动可以同时在此展开。
我是上海人,对于徐汇滨江这片土地的记忆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学。这里原来是龙华机场,我小时候喜欢做飞机模型,所以每年大概会到龙华机场两三次,带着自己做的木飞机,或是装上很破的小马达的电动飞机在这里试飞。这片土地带给我儿时的印象是天空、飞翔、创意等非常美好的记忆。设计师要做的工作其实是提供一些契机,为使用空间的人去寻找每个人想要的桃源、理想的境界。
日建设计目前所在的这块土地,前身是上海水泥厂,保留有很多工业遗迹,它们恰好是城市底蕴、历史厚度的见证。灵活运用工业遗产,不仅仅是保护,而是附加新的功能,使其焕发出新的气息来激活城市,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很早就有搬到这里的冲动和想法。如今GateM西岸梦中心及周边很多的设施、文化活动组织正慢慢被激活,我认为我们的选择非常正确。
西岸传媒港作为上海市的“超级工程”,在中国是个非常独特的城市更新案例,更是一个城市设计的先例。至今的城市开发都是以单地块为主,即使是片区或产业园也是由单一的运营主体、开发商控制。西岸传媒港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不同的企业在这个片区中创造了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日建设计则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能够“握手”的公共空间基础。
这个公共空间的设计考量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TOD理念,我们把最近的地铁站,即龙耀路站和滨江的梦中心通过地下、地面以及空中平台不同的立体步行网络串联起来,把公共性做到最大化。第二部分是每个地块里都有非常好的半公共空间,我们通过一个大平台把九个地块串联起来,使这些半公共性的空间变成全公共性。每个地块由不同的设计师所做的多元性、多样性的活动空间组成,它们聚集在一起变成了一个调色板。在这里工作、来访、参观的人都可以到任何地块的开放空间,由此形成了共享公共空间。这也是刺激不同企业的员工提升创造积极性和生产力的一片沃土。
日建设计曾经参与过一个项目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AI TOWER),有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多家AI相关的IT企业入驻,西岸集团尝试将企业串联成客户联盟,在一个虚拟的平台上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这个理念成功延续到了西岸传媒港项目中,在其一体化设计、建造、运营的过程中,把不同传媒企业的个性、强项充分发挥起来,通过共创带来一些新的、更好的价值。
如今的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城市更新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常规的历史保护、社区营造中的微更新,另一部分是像西岸传媒港一样的棕地,即棕色用地、工业用地的一种转型。在存量时代,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所缺乏的其实是产业的导入。产业导入所需要的不是大拆大建、大刀阔斧地建设,而是用心去为这些产业量身定制它们所需的空间和环境,或是构建能够提升企业品牌社会贡献、环境贡献的故事。
西岸传媒港的成功首先在于,定位于文化传媒企业的聚合,尽可能促成其同步开发。TOD概念的导入,创造了多层平台和公共交流空间,强化了企业凝聚力,打造出一个共享、共创的交流平台。日建设计选择搬到这里,也是希望可以加入这个平台,获得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反馈新的设计。
城市更新的第一类开发大多数资金来源是公共资本,而这类项目在可持续性和日后的运维上往往有限。实际上,西岸传媒港借鉴了日本的开发模式,特别是对于民间资本的运用。在日本,为了推动城市的更新换代、激活老城市的活力,采用了一种奖励制度:通过民间的开发商设计或对城市做的贡献,将其转换成容积率的奖励,从中找出开发主体的盈利点和价值,以此反哺社会,提升城市更新项目的社会价值。这一模式目前在日本非常成功,短时间内复苏了泡沫经济破灭后停滞二三十年的经济,同时拉动了日本的下一轮经济发展。
上海西岸传媒港的实践模式,虽然没有容积率的奖励制度,但是因为希望整个大片区的更新不是公共资本的介入,因此利用9个地块不同开发商的投入,通过最小的操作把它们串联起来,使其变成一个对城市有巨大贡献的、把目标导向作用发挥到极致的成果。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还是非常成功的,大家在平台上共享9个地块所带来的美好结果和公共效应。
“过程式开发”是日建设计在更新项目中的主线。我曾亲身经历涩谷车站街区开发,这是日建设计在日本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涩谷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车站之一,也是日本旅游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它是日本年轻人文化的发源地,也有很多it企业、各种经济活动聚集于此。然而要如何在保证其日常活动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整个车站大概有七八十万平米的更新开发区域,既不能断人流,又不能断马路,不存在统一或完整的游戏规则去套用,只能随机应变地采用“过程式开发”模式,一边走、一边做、一边改,同时制定新的游戏规则让大家去执行。这种模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一个完整的开发周期大约20年,制定游戏规则、设计方向时会对20年后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其优势在于适合基地的各种条件变化,也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是最适合未来的开发模式。
在更新迭代的过程中,“流动性”是不可避免的。前段时间,徐汇滨江一带有些比较知名的独立建筑事务所或者画廊离开。西岸的发展是以文化艺术导向为开端,早期它以便宜的租金吸引了众多画廊、创意艺术家、设计师,来激活了这一片区。这是棕地开发中常用的手法。然而建造这些建筑、街区,投入活动等需要花费大量经费,但当其开发到一定程度、地价已不具备优势时,一些画廊难以承受经济负担,只得搬离。但我认为这只是个短暂的过程,当城市获取更多的盈利时,作为一种社会贡献把这些迁走的画廊、艺术家请回来,会有一个回归的过程。
艺术家的流动,是激活城市最好的催化剂。涩谷就是个成功的例子,虽然其地价等各方面费用很高,但很多画廊、艺术家还是会选择留在涩谷,因为这里是获取信息、提高创意的最佳场所,能够提供人与人的交流、促进思维碰撞,每天能够接收新的信息。西岸目前还处于过渡阶段,当它真正成为上海的“涩谷”时,我相信有朝一日,这些艺术家们还会重新回到这里。
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依赖长期计划或许并不明智,我们能做的就是因时而动,不停地前进、提升,去思考如何才能将当下的每个项目做到最好。我们还在探讨许多课题,比如如何创造日建的设计风格、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理念的渗透和思考、如何开拓自己的下一个强项领域,等等。我认为持续思考,或许是应对未来的最佳方式。
日建设计是一个为社会、为环境思考的企业。我们的祖训是“不易流行”,“不易”与“流行”看似相对,却殊途同归——既要保持自己认识到事物的真理和原点并坚持,还要跟紧时代的步伐,不停地去接近、创造流行。看似矛盾的两者成为我们企业创造性的源泉。我们始终将“不易流行”作为动力,并深深牢记在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