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JN体育2023年徐闻菠萝产量79.6万吨,产值约25亿元,辐射带动农户近5万户。
2023年广东种植荔枝410万亩、产量160万斤,收入160亿元。今年广东突破荔枝保鲜技术,80多个荔枝主产县、180万荔农丰年增收。
2022年广东省农产品贸易总额3301.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8.1%;出口1157.7亿元,增长69.1%;农产品贸易额居全国首位,出口增速位居第一。
刚刚过去的广东省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捷报频传,广东的“土特产”拿出了很多“大文章”。放眼全国范围内,广东现代农业的特色也十分明显:特色产业丰富,农民追求“你有我优、你优我强”,形成了具有独特品格、特点以及价格优势的广东特色产业。特别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广东近年来大手笔打造的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在庆丰收的时节回头看,不少经验对接下来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都有借鉴。
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有一片中国最为壮美的菠萝种植景观带。全国每三颗菠萝,就有一颗来自徐闻。连片的菠萝地一望无际,高空俯瞰之下,红土、绿苗、风车、村落纵横交错,色彩斑斓。沿着乡间小道行驶,道路两旁就是红土地,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菠萝,叶片从黄、黄绿、翠绿、浓绿渐变,木屋、水塔、风车点缀其间,一直绵延到天边,就像一张七彩的热带风地毯。
在雷州半岛这片“菠萝的海”上,一半的菠萝都来自广东农垦湛江垦区。近年来,湛江垦区结合自身产业和区位优势,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方面积极发力,2021年12月获批创建省级菠萝跨县集群产业园。产业园规划面积25万亩,主要包括徐闻县和雷州市菠萝产区的相关农场,产业规划布局为“一核两区一基地”。
在凸显菠萝主导产业特色的同时,产业园比单打独斗的企业更能发挥以科技赋能打造示范高地作用。
依托广垦研究院,产业园加强优质种苗研发与推广,联合垦区内外科研单位组建菠萝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2021-2022年已繁育健康优质种苗2000万株,建成后每年预计繁育健康优质种苗3000万株以上,从以前的“一苗难求”到现在年繁育优质种苗1亿株以上,实现了从海南“求”苗到自主育苗的转变,质量安全合格率也长期稳定在99%以上。示范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新品种凤梨1万多亩,满足了雷州半岛对优质菠萝种苗的需求,促进垦区优良菠萝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结构逐年改善。
从卖鲜果到卖鲜切小菠萝,再到卖菠萝预制菜,徐闻这个传统农业县,正在经历的是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的转变。在这个产业迭代升级的过程中,产业园在拓展全产业链方面同样走在前面。
目前园区已建成菠萝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基地、菠萝产业科技研发中心,菠萝综合服务中心以及菠萝主题公园等,打造集科研、种植、加工、储藏冷鲜、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长期以来,菠萝等农产品采后冷链仓储容量有限,成为制约农户增收致富的堵点、痛点。湛江垦区建成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年分选加工菠萝6万吨,实现菠萝产品分选分级、品质检测、降温预冷、冷链储运等菠萝采后工厂化、商品化预处理,确保产品品质稳定、供应稳定、标准统一。通过应用智能化仓储设施,成品库存周转率提升14%,劳动力节约70%,并精准检测出菠萝的糖度值、黑心、水心等,实现优果优价。依托运营中心,充分发挥冷库、智能仓储等设施功能,面向职工、农户、客商推出冷链仓储一站式服务,今年中心拓展产地仓商品化处理能力,承接百果园、天虹超市等水果连锁商超以及亿品果汇、菠萝的海等供应链企业的订单,共完成1200多万斤菠萝和400万斤其他农产品的商品化处理及销售业务。
据介绍,产业园内的精深加工计划分近、中、远期实施,2022年开始建设年产罐头、果汁、果酱果馅超2万吨的菠萝精深加工智能生产线,以及利用菠萝皮渣等废弃物加工高附加值酶制剂的生产线,实现一颗菠萝“吃干榨净”目标,有效解决菠萝产业加工废弃物处理等问题。建成后具备年超过2万吨生产产能,实现年营业收入1.7亿元,利润总额近1200万元,对全国乃至全球菠萝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当地农民也受益于产业园联农带农助农的贡献。通过统一生产管理,主动对接市场,进行区域营销,产业园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优质菠萝。如湛江农垦现代农业公司和红星农场建立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一万多亩,通过种苗供应和技术服务,示范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菠萝近30万亩。通过“园区+链条”模式,新品种菠萝每亩平均利润4000多元,比普通菠萝每亩平均增加2000元利润,每亩收入翻了一倍,让广大农户吃下增收的“定心丸”。
进则繁华都市,退则世外桃源,这是都市现代农业的形象表达。近年来,广州正努力走出一条超大城市集约高效、业态丰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建设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都市现代农业,是广州乡村产业振兴的首要任务。如何一手牵起城市繁荣,一手带动乡村振兴?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广州市通过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园,有力带动了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在广州谈都市现代农业,不只是就农业谈农业,也绝非就城市谈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超2200万的超大城市,广大市民吃的、喝的来自乡村,广大市民的精神需求也离不开乡村。广州的城与乡,并不是界限分明的,而是现代都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水融的。
从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出发,近年来广州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园生产设施不断完善,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初现,效益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走出一条超大型城市集约高效、业态丰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2019-2022年,广州市分四批创建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从数量上看,总数位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一;从类型上看,包括19个特色产业园、4个功能性产业园。
截至2023年5月底,19个特色产业园中,已建成从化区花卉产业园、荔枝产业园、壹号蛋鸡产业园,增城区迟菜心产业园、幸福田园蔬菜产业园、仙进奉荔枝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特色水果产业园,南沙区渔业产业园这9个产业园。另外还有6个正在开展验收,在建4个,基本覆盖了全市主要特色农业产业。
19个特色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带动丝苗米、蔬菜、水果、花卉、水产、畜禽等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培育了广花小娇红掌、仙进奉荔枝、井岗红糯荔枝、从玉菜心等“粤字号”农业品牌346个。产业园种植面积达7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15万亩,生猪出栏量30万头/年,年产种鸡苗500万羽,2022年总产值近340亿元,占广州市当年农业总产值的近60%。
已建成的9个特色产业园,2022年产值比2020年增长约53%,拿下了多个全国第一、全球第一:从化区生猪产业园建成世界单体最大的种公猪站;壹号蛋鸡产业园建成亚洲单体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南沙渔业产业园建成全国最大的热带观赏鱼生产和贸易中心,15个品种产销量全球第一、27个品种全国第一。
在此基础上,广州积极推进省级产业园扩容提质增效,从化区花卉产业园于2022年2月被认定为国家级产业园;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丝苗米产业园基础上,以“丝苗米+设施畜牧”双主导产业模式申报国家级产业园,于2023年4月入选创建名单。
通过高起点、高标准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带动了一批优质企业初步集聚。从化区花卉产业园集聚了广州市花卉研究中心、广州绿宝轩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规模以上花卉企业,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广州风行乳业、穗新牧业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近10家。
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注重联农带农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广州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样注重引导入园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立联结机制,因地制宜探索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来自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23个产业园带动全市约13万名农民就业增收。
在从化区花卉产业园,通过创新土地入股、协会带动个体经济等模式,带动3.8万名农民参与花卉产业,与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农户比重达到70%。空港花世界产业园招聘村民入企就业,传授盆景手艺,人均月收入超过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