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APP展示建筑新技术的中国建筑科技展近日在北京市首钢园区盛大开幕,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创新引领中国建造”为主题。在此展览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67项建筑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让人们对未来的建筑充满期待。
走进展览的“共建和谐城市”主题区,许多代表着智慧科技的创新项目令人惊叹。比如,陕西西安的幸福林带项目、四川成都的环城绿道模型,以及国内首个新能源公交车库的展示,展示了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新发展。展区内的一座600千瓦的超级充电桩则成为了焦点——只需5分钟就能充满电,续航300公里,这种效率可让新能源汽车拥有了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展区的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的超级充电桩功率密度提升了25%,充电效率高达96.34%。想象一下,5分钟就能充满电,这背后是我们在科技上的不断创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灵活便捷的充电桩无疑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展览中“韧性城市”展区也展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管理。一个名为“城市生命线运营管理平台”的展示让人印象深刻,平台通过实时数据监测,能够预测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并在盛雨时提升预警水平。这种大数据监控的方式,让城市的管理更智慧,也更加高效,真正做到了为百姓生活保驾护航。
而在旧改方面,北京市西城区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成为亮点。这座建立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楼,仅用3个多月便完成了“原拆原建”的创新改造。“我们的目标是让‘老房子’从新焕发生机,变成‘好房子’。”展区的工作人员提到,像建汽车一样修建房子,这背后运用了中建海龙科技原创研发的C-MiC技术,将建筑施工中的多个环节进行模块化,以提高施工速度。
在拓展幸福空间的展区,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了一个样板房。客厅、卧室和厨房等区域设计精致,且各类智能设施齐备,充分展现了现代住宅的新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如何将“住房”变为“好房子”成为建筑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这个样板房中,居民可以通过一键操作轻松转换房间的使用模式,提升生活的舒适度。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住房从过去的‘有没有’发展到如今的‘好不好’,提供舒适、智能的居住体验。”
在“助力中国建造”展区,更是技术频出,展示了移动储能设备、原位3D打印机等新装备,打造出更加安全和高效的建筑施工环境。一台“空中造楼机”尤其引人注目,这一智能化设备能在高空集成多种施工功能,大幅提升建筑的施工效率,并能够抵御14级强风,给城市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一系列创新的低碳建筑技术也在展览中亮相,展示了如何通过建筑一体化光伏等技术实现绿色发电。这种技术不仅让建筑物更环保,还能有效降低能耗,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在中国建筑科技展上,智慧与美好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建筑的无数可能。通过这些前沿的科技手段,建筑行业正不断向着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好房子”目标迈进。这不仅是对城市建设的一次探索,也是对百姓美好生活的一次积极承诺,为未来的城市居住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方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