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JN体育8月24-25日,首届贵州乡土建筑传统技艺大赛在贵阳戴蕴珊别墅举行,来自贵州赫章、黎平、遵义、铜仁、安顺、六盘水、雷山等地的手工匠师们参加了比赛。
匠师们的比赛内容包括大木作和小木作两项,大木作即修缮传统民居的“木柱墩接”,小木作则具体为修复传统民居的破损窗户。参赛选手自备传统木作工具和项目物料入场,禁止使用电动工具,全程纯手工劳作。比赛所在的戴蕴珊别墅就是经过修复之后的民国老宅,匠师们利用墨斗、锯、刨、凿等传统工具,在其中进行修复乡土建筑的技艺比拼。在两天的比赛中,重焕新生的老宅和生生不息的手作技艺,两者交相辉映。
包括中国民居大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罗德启、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原责任设计师胡弘、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文博研究馆员、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娄清和贵州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学术委员会主任越剑等在内专家,组成了本次大赛评委团。评委中最独特的成员当属现年77岁的潘光福,小学文化,19岁学习木工并当上高架掌墨师,1983年接手镇远青龙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重点工程。他本人就是以传统建筑修复“一技傍身”的传奇。
据活动发起人越剑介绍,首届贵州乡土建筑传统技艺大赛是2024贵州城乡遗产保护系列活动“三部曲”的第三部分,其他部分还包括“屯堡讲谈”——8月初在安顺七眼桥镇屯堡文化博物馆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屯堡工作营学术交流”暨纪念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WACA建会二十周年系列活动;“屯堡工作营”——43位中法志愿者(其中包括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联盟推荐的外国志愿者6位)一起修复屯堡老宅。“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年,贵州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也已持续10年,共有来自法国、英国、挪威、比利时、澳大利亚、希腊、中国的中外志愿者311人参与其中。”越剑介绍。
首届贵州乡土建筑传统技艺大赛自6月底在贵州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网络发布报名通知以来,各地能工巧匠踊跃参与。大赛组委会说,通过本次大赛,可以让乡村匠师通过技艺传承和输出,倡导工匠精神。大赛一方面能够唤醒城市人对传统工匠技艺的认知,提升修补匠体系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让乡村匠师有机会获得省级专业学会的技艺认证,从而在城乡劳动中获取更多的工作机会。
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中,香港模特李亚男身着苗绣技艺制作的金黄色华服惊艳亮相,被观众称为“顶级艺术品”。
一座集科技、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桥梁科普殿堂,在平塘县的天空之桥服务区悄然绽放,它不仅是中国“交旅融合”、“桥旅融合”的璀璨明珠,更是向世界展示贵州桥梁科技魅力与工匠精神的窗口。
1至7月,贵州第三产业用电量达2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5%,其中住宿和餐饮业用电增速9.07%,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电增速8.9%,充换电服务业用电增速51.29%。
近年来,贵州旅游持续火爆,被称作“中国凉都”的六盘水,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9℃左右,是避暑的最佳目的地之一。